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3-7-28

徐守国
15996369666 | 025-83463272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5996369666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江苏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地秀路749号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南京华电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

余热蒸汽锅炉是综合利用工业炉余热的一种辅助设备,一般安装在烟道里面,吸收排放烟气的余热(或叫废热)产生蒸汽,并使烟气温度降低。若不装引风机,放置余热蒸汽锅炉时,其总阻力要小于烟囱抽力。若有引风机,则因为引风机只能承受250℃以下的温度,烟气温度应降至250℃以下,一定要设置余热锅炉,才能---整个加热炉系统的安全运行。若余热锅炉在运行时发生故障,又没有旁通烟道,则会影响加热炉的正常运行。

余热蒸汽锅炉与一般锅炉的区别就在于,余热蒸汽锅炉是不需用燃料,而是利用烟气余热来产生蒸汽的锅炉,因此虽然一次消耗较大,但若蒸汽能充分的利用时,则其在4~6个月内就能回收。相对一般锅炉来讲,因余热蒸汽锅炉烟气温度低,故要求的受热面积要比一般锅炉大很多。

















烟气余热锅炉是亚诺公司生产的余热锅炉中的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可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加热水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或加热空气用作锅炉助燃风或干燥物料。节省燃料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节能一举两得。改造投资3-10个回收,经济效益---。

1、热管传热,体积小

热管除了由相变传热外,热管换热流体两侧时肋化,强化传热。相同热负荷下,管数可减少,流通面积可扩大,流速可降低,余热锅炉,---减轻磨损,提高换热器使用寿命.热管换热器冷热流体采用纯逆流方式布置,烟气,空气流动均匀,传达室热系数高,燃气余热锅炉,体积小,重量轻,布置方便。

2、热管换热器具有---的抗腐蚀能力

由于传热靠管内液体相变进行,其壁面温度高,等温性能好,设计时使管壁温度避开烟气温度,烟气冲刷热管时不会结露,烟气中含硫不会溢出,余热锅炉节能,而是随烟气排出,所以热管、管箱和管道不会被腐蚀。

3、热管换热器具有较强的防止积灰,堵灰能力

由于避开烟气,使灰尘不易粘结于肋片和管壁上。设计时调节好烟气与空气侧道比例,调整流速,可有利于自清灰。同时热管在导热时会产生自振动,使灰不易粘附在管壁和翅片上,因而不会堵灰。

4、使用---

热管余热回收器使用寿命达十年以上,单根热管失效时不响影余热回收器工作,热管可拆卸更换







余热锅炉的压力等级

  余热锅炉能利用余热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余热产生蒸汽,烟管余热锅炉,能使企业节能降耗,提益。该类型锅炉设备结构紧凑,密封性好,无环境污染,系统阻力小,操作方便,,可---余热充分回收。

  可按用户工艺要求的具体参数---炉型,炉型有卧式余热锅炉,立式余热锅炉,锅壳式余热锅炉/换热器,导热油蒸汽发生器,高温水冷烟道等不同类型,满足不同行业用户需求。

  来自凝汽器的冷凝水经过凝结水预热器1级和凝结水预热器2级加热后,一部分进入低压汽包,另外一部分进入给水泵系统。进入低压汽包的给水,由下降管引入低压蒸发器,吸热后汽水混合物上升进入低压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饱和水回下降管。低压饱和蒸汽由低压汽包上部引出,进入低压过热器吸热,然后低压过热蒸汽被送到汽轮机低压缸去做功。

  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的压力等级分类,目前余热锅炉采用有单压、双压、双压再热、三压、三压再热等五大类的汽水系统。

  1.单压级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只生产一种压力的蒸汽供给汽轮机。

  2.双压或多压级余热锅炉:余热锅炉能生产两种不同压力或多种不同压力的蒸汽供给汽轮机。





余热锅炉-华电节能设备-燃气余热锅炉由南京华电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南京华电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在节能设备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华电节能设备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徐守国。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319797.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77656104.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